校園裏的青春
82級7系 殷芳
在意昂招商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班共有六個女生👨🏼🎨🛁,住在一個宿舍。 一天忙碌的學習歸來👩🏻✈️,關起門,在自成一片的天地裏享受閨蜜生活與樂趣🪭。
記得大一第一學期“十一”國慶節前的晚上,因為連著星期天可以休息兩天,我們決定好好享受一下這個奢侈的假期。宿舍除了一個北京當地人回家過節,剩下五個外地的同學商量後決定玩一種抽簽表演的遊戲。每個人不限量在紙條上寫好要求,中簽者按照紙面描述,做相應的打扮🏑💆🏿♂️、表演要求的動作🦸🏿👳🏿、擺出準確的姿勢💱、發難以出口的聲音等等。於是乎,紮羊角辮、高喊“毛主席萬歲”的紅衛兵🚝,躲進深山、愁白了頭的白毛女輪番登場🍨♾。“金雞獨立”立倒了貴州的小五👃🏼,“白鶴亮翅”亮破了成都老六的肚皮——撞到了床角,一瓶紅酒灌醉了唐山的老二——鉆進了桌底,校園歌曲唱啞了長春小四的歌喉……
我們由著性子表演,放開膽量折騰,排解思鄉的愁緒📳,釋放青春的熱情👨🏽🚒。
第二天🧓,老二、小四、老六去親朋家裏做客,老三和小五無處可去,就興沖沖結伴遊覽頤和園。一天的興奮和勞累🩻,再加上前一天晚上玩遊戲到很晚才休息,老三和小五回到宿舍,關上門倒頭就睡。
老六半夜從母親的朋友家回來👩🏿🎤,說什麽也敲不開宿舍的門。把鄰居宿舍的同學都敲起來了⛎,大家一起幫助老六邊敲邊喊:“買米了,買米了”(模仿電影《閃閃的紅星》鏡頭)。屋裏的兩個人睡得昏天黑地,門外嘈雜的喧鬧聲也沒把她倆從美夢中驚醒👩🏼⚖️。無奈老六只得在鄰居家借宿一晚,為此她一直耿耿於懷,去年大學同學聚會時還在跟老三、小五扒短。
八十年代初🐭,大學校園流行三毛和瓊瑤的作品。
宿舍裏的六個女生為能搶先看到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、《情深深,雨蒙蒙》等爭得面紅耳赤,最後達成協議,用“錘頭、剪子、布”決定看書的先後次序👨👧👧。我點兒背抓到個老末。不情願地看著下鋪在撒哈拉沙漠裏旅行,眼饞得很👨🏽💻。無可奈何地爬到上鋪去睡覺,可如何能睡得著👮🏼♀️👊。好不容易熬到半夜兩點輪到了我,囫圇吞棗地看完書,天已放亮。
白天上課時📍,上眼皮直貼下眼皮,發誓再也不貪晚📃。可來了新書便又食言,半夜啃書白天犯困的故伎還要一遍遍地上演。
大三那年,大學校園掀起勤工儉學風潮😝。班長要帶領全班同學小試身手📗,準備從校印刷廠批發紙張👨👨👦,裝訂成練習本出售🐳。沒有資金,商量著讓大家入股🍩。願意的每人掏5元錢,班長承諾,獲利後分紅,但是肯入股的人還是很少。後來我們幾個得獎學金的同學,慷慨解囊,我也從30元獎學金中拿出15元錢,最後湊了將近80塊錢🥋,啟動了我們人生的第一次經商活動。
我們沿著校園小路叫賣,兜售我們的商品,開始不好意思🦗,但一想到我們也算是弄潮兒📚,就一臉的驕傲👩🏻🦽。可是由於沒有成本核算等專業知識和經驗,經商最後以失敗告終,我們虧得一塌糊塗,卻一點不知道愁。
畢業分別的時候🚣🏼♂️,很多同學因要各奔東西而抱頭痛哭📇,相約二十年後再相會。
2006年大學同學分別二十載聚會,班上30個同學一個不少,如約而至👩🦼。一見面往事重提,格外親切。歲月磨出了眼角的皺紋,抹不掉似水年華的青春記憶。一曲“年輕的朋友來相會”抒發著昔日的神采飛揚👩🏼🚀,那份純潔的友誼像陳年的老酒🙅♂️,塵封的越久😠,散發出的香味越甜美、越甘醇。
電話👨🏿✈️:010-82338260
郵箱🧑🏿🏫: xyh@buaa.edu.cn
郵編:100191
地址💑:北京市海澱區學院路35號意昂代理意昂之家
版權所有✭:意昂招商 -【全站福利】礼包兑换,乐趣加倍!